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09-16 06:05:45 0 建筑 城市 高层建筑

近日,花了1.7亿元建造,又花了1.5亿元搬迁的“荆州巨型关公像”,再次将社会舆论的焦点吸引到“城市建筑为何频现乱象”这个问题上来。

“超高建筑比着建”“低俗异形街头见”和“千城一面分不清”被称为我国城市建筑领域的三大怪相。业内人士认为,频繁出现超越发展需要的摩天高楼、缺乏地方特色的异形建筑、山寨建筑,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建筑规划决策制度失范。

近年来,中央及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果断出手整治上述城建乱象,特别针对动辄上百米、投资数10亿元却蕴藏风险的超高建筑,整顿治理的强度不断加码。

今年7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 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紧接着9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送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征求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发文规整超高建筑

500米以上不得新建

不知从何时起,各地开始了争建“第一高楼”竞赛,很多地方决策者认为,拥有摩天大楼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象征。为此一座座直冲云霄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上海有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深圳有592.5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北京有528米高的“中国尊”、广州有塔身主体高454米的广州新电视塔……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中国高度超过100米的摩天大楼建筑数量为1938座。根据英国高层建筑与城市居住区委员会的排名,全世界最高的20座建筑物有11座位于中国。

如今,超高建筑的立项审批被发改委紧急叫停。

7月初,发改委在《通知》中明确提出,要严把超高层建筑审查关,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把超大体量公众建筑、超高层建筑和重点地段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其中,对100米以上建筑应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要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其实,这并非发改委首次对超高建筑发文规整。

2020年6月,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明确,今后“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同时要求新建高楼要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杜绝出现“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做到和城市的形神统一。

从“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到如今的“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难看出,相关部门对于城市超高建筑立项审批的态度越来越严厉。

超高建筑隐藏风险

消防问题尤为突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建筑面积增速明显加快,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建筑速度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我国城镇建筑面积从约110亿平方米增长到约220亿平方米,总量翻了一番。

伴随着急速增长的建筑体量,我国的城市建筑设计规划却陷入“贫瘠的荒漠”中,要么是一味追求“新高度”的摩天大厦,要么是一味求洋的“山寨白宫”,要么在“奇”上下功夫,比如上述湖北荆州出现的“巨型关公塑像”。

这些城市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投入巨额资金、形制规模巨大。资金量大,考验地方政府规划立项的廉洁性;规模巨大,对周围原有的城市风貌、环境生态、历史文化遗迹又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隐藏着不容小觑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其中尤以动辄上百米的超高建筑隐藏的风险最大。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分析,目前住宅产权是70年,但建筑设计寿命的标准为50年,由此算来花费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超高建筑质量保质期只有50年,实在算不上经济实用。同时,国家对于超高建筑的抗震技术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外墙的干挂石、玻璃幕墙、各种配套设备的安全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系数就会更高。

其中消防问题最为突出,一旦发生火灾,人们的逃生空间就很小。2010年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幢28层公寓楼的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由于着火位置太高,消防救火极为艰难。高层建筑消防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为此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高层建筑的建设都在减少。

此外,超高建筑的维修成本之高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供水供电设备,天然气管道、暖气管道、电梯等设施都有使用年限。但是,这些零件更换维修起来都非常困难,不仅费用高,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科学制定规划设计

完善立项决策机制

针对目前城市建筑的种种乱象,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其根源在于城市规划及决策缺乏科学规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治理城市建筑乱象,应从扭转非理性的规划设计入手。城市规划部门应严格把关,对不合理、不合格、不和谐的规划设计坚决说“不”,从严从细制定规划设计的制度规范,不给粗俗、浪费、复制、抄袭的规划设计方案“开绿灯”。同时,畸形政绩观也是造成城市建设“瞎指挥”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完善工程立项决策机制,将行政权力严格限定在项目合法、经济可行等方面,让政府成为强有力的监督方;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遏制举债建设“形象工程”。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建设,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消防、节能等管理。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改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明确要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特色,并对建筑高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今年9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送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征求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对超高层建筑规划审批限制力度的加强,“超高建筑比着建”的怪象将真正降温,有望引导中国城市建筑进入更加理性、务实的发展轨道。 【编辑:岳川】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8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