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面对新冠疫情 为什么中国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13 06:47:20 0 疫情 清零 动态

去年4月份以来,我国出现40多起聚集性疫情,均由境外输入造成。发现疫情、迅速排查、快速阻断,实现“动态清零”,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那么,什么是“动态清零”?为什么中国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12月11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相关部门专家就“动态清零”进行了解读。

“动态清零”是最佳选择

“‘动态清零’,是指当出现本土病例时,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实现快速扑灭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和总方针。

据介绍,“动态清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及时主动发现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携带病原体其他动物,主要是通过监测发热门诊的预警以及一些检测、主动筛查的手段,来发现传染源。二是发现病例后,快速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包括疫点的管控、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减少人群聚集等管控措施。三是有效救治,主要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有效救治患者,尽快、尽量阻止疫情的进展,防止轻转重,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梁万年强调,“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是追求最大限度地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

最小成本最大防控成效

“动态清零”要求快速、精准,发现病例时,快速扑灭疫情。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处置时间非常关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在现阶段,我们立足抓小、抓早、抓基础,提升疫情防控和早发现的能力,发生疫情后,充分利用疫情发现之初的黄金24小时处置时间,在原来充分发挥检测队伍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流调和监督队伍的作用,突出“快”字,在疫情没有扩散之前,或者感染者还不具备传播能力之前,把密接者、次密接者找到,把可能的感染者提前管控住。

“动态清零”通过高效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实现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

目标:一个潜伏期控制疫情

力争用一个潜伏期左右时间控制住疫情的社区传播,是当下我国“动态清零”总方针的体现。

应对病毒的不断变异、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加大,如何能够做到一个潜伏期控制疫情?

梁万年总结了“五个精准”。他进一步解释,一是精准发现传染源,主要通过核酸检测和筛查;二是精准识别密切接触者,主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数据技术;三是精准划定疫区,疫点、管控范围,主要通过综合性研判;四是精准采取防控措施,做到有效、能落地、有温度、可持续;五是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对奥密克戎仍能“动态清零”

“我国监测体系具备及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病例的能力。”吴良有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影响我国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组织有关单位密切跟踪奥密克戎变异株突变、传染性、致病性以及对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等最新研究,进行分析研判。

据介绍,在疫情初期,全员核酸检测是控制疫情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一项工作,通过调集核酸检测的资源,满足疫情地区核酸检测需求,已形成了连续化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1744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我们总体的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已经达到了每天单管单检2995万份,如果配之以“10混1”的检测方法,检测能力还能够实现倍增。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严密跟踪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的流行趋势,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策略,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和货物管理,严防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输入和传播,加大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为我国精准化防控和疫苗研发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编辑:叶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02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