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完善数据存储体系,保障数字经济安全高效发展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13 06:45:50 0 数据存储 数据 光存储

随着社会经济各领域数字化建设的推进,数据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数据存储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高能耗与高成本等问题。因此,构建和完善以电存储、磁存储和光存储为重要支柱的数据存储体系,对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安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亟须进行数据存储体系布局

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新技术的普遍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对于底层温冷数据的需求呈现几何级数增长趋势。然而,目前主流的电存储、磁存储面临严重的高能耗与高成本发展瓶颈。光存储虽然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但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绿色节能、存储寿命长等技术特点,可成为缓解温冷数据存储压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利用光存储技术存储大规模温冷数据,并利用磁存储和电存储技术存储高频访问数据,构成高效率的数据存储体系,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规模性,实现数据的分类保存和高效读写,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数据的短期和长期价值。构建分类布局的数据存储体系也成为提升数据存储安全性、完备性和持久性的重要保障,为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规模迅速扩张,大规模物联网终端相关多源异构数据的大量采集和长期保存带来了新的海量数据存储需求。

一是急速增长的海量数据需求亟须布局体系化数据存储体系。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在消费领域与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数据存储需求量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现有以电存储和磁存储为主体的存储体系难以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对数据量、能耗、运维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光存储成为满足海量数据应用场景的重要技术方向。

二是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亟须构筑存储领域发展长板。当前我国在电存储和磁存储领域尚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特别是磁盘存储市场被美国和日本企业垄断。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半导体存储中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后发追赶位置。当前全球光存储技术及产业尚未进入成熟期,我国领军企业与研发机构有望与国际领先水平同步创新,甚至是引领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光存储技术及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板领域。

三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亟须提升存储体系的安全保障。金融数据、医疗信息等行业,都有相应的数据安全标准和保密性需求,如何在多类数据访问的需求下,实现政府数据、商业数据以及消费者隐私数据存储的安全,也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的技术路线中,相比通过反转磁性材料的磁极来记录数据的磁存储技术以及采用电读写和擦除的半导体存储技术,光存储不会因断电、病毒入侵、恶意篡改等原因而受影响,有望成为提升数据存储体系安全性的重要方式。

多措并举强化层次化数据存储体系布局

数据稳定安全存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面对当前我国数据存储技术问题和挑战,需要构建层次化数据存储体系,推动社会各领域数据资源的安全高效存储和利用,以数据为中心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数字经济安全稳定发展赋能。

一是围绕光存储、电存储、磁存储多元化技术路线形成体系化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充分认识光存储在大数据存储领域中的优势作用和必然趋势,把握全息光存储、多波长多阶光存储、双光束超分辨率光存储等光存储领域新技术发展态势,围绕多元化技术路线形成体系化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基于面向未来的前沿、动向和战略态势研究,从理论、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和国家安全等多个角度系统判断光—电—磁存储技术发展和跃迁路径,制定光电磁存储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二是制定系统性、针对性的光存储产业创新政策。在光存储领域,进一步加大相关研究专项对光存储技术的支持,开展全息、蓝光、多维等光存储前沿技术的研发。设立光存储工程化开发中上游材料、设备等科研专项群,给予研发资助及优惠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参与上游关键材料、基础设备及软件的研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光存储技术创新环境,加强技术专利保护力度。

三是完善科技人才培育、激励和交流机制。加快形成光存储、电存储、磁存储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产品运营等人才梯队和团队,支持科技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优化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数据存储技术与产品信息交流,从而优化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数据存储体系的合理建设。

四是加强对层次化数据存储应用领域的支持。在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应用场景中,应结合电、磁存储高效读写与存储低成本高安全特性,打造光电磁层次化数据存储体系的应用试点,推动形成规模化的数据存储体系;完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制度规则,放宽新兴数字产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打造并拓宽层次化数据存储体系的应用场景。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编辑:叶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02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