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点绿”中国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10 21:33:34 0 中国 环境 司法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国法院正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点绿”中国。

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法院受理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109544件,审结100300件;受理环境资源民事案件526184件,审结479206件;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29件,审结206件……记者10日从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上获悉这组数据。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此指出,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其所言,11家高级人民法院在会上纷纷介绍经验,其中就有云南“绿孔雀”案、江西“三清山巨蟒峰”案、河南法院审理废酸污染黄河支流案、上海法院审理“洋垃圾”走私案等广受关注的审判实践。

其中,云南“绿孔雀”案在中国首先探索了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裁判规则,预防了该区域濒危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失衡的重大风险。这一案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选为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案例。

如果说一个个典型案件是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点绿”中国的注脚,在其背后支撑的法律绿色条款及审判组织体系,亦值得注意。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11月,29家高级法院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全国法院共设立2149个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她还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挥环境司法研究基地作用,开展惩罚性赔偿、环境侵权禁止令等司法解释起草论证,民法典绿色条款法律适用等实践问题研究工作,由此“深化环境司法理论研究”。

各地法院也在积极探索。例如,“三清山巨蟒峰损毁案”系中国首例故意损毁名胜古迹入刑案和中国首例破坏自然遗迹民事赔偿案。江西法院探索出“适用‘条件价值法’确定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等多条裁判规则。

浙江法院适应互联网与司法深度融合的趋势,以“绿源智治”系统为牵引,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机制创新。当地运用该系统确定对非法采矿导致的受损山体进行“喷播复绿”修复方案,确保生态修复“不走弯路”。

在中国各省份中人口密度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环境容量最小的江苏,法院依法追究环境污染非法利益链条中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实施者、帮助者各层次违法行为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回顾“点绿”中国的过往,司法部门更着眼于如何“点绿”未来。“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周强如是要求。

围绕开启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征程,杨临萍在这场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多项部署。比如,助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妥善审理涉核心区内居民、耕地、矿业权等有序退出纠纷案件;又如,妥善审理绿色金融、环境服务与治理合同纠纷案件等新类型案件,推进全社会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会上披露的关于环境司法裁判规则的新动向还有:制定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研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噪声防治等相关案件审理规则,制定林权、矿业权等司法解释,细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的入罪条件和量刑标准……

在环境危机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之时,中国法院愈发强调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与国际接轨。就在今年,中方成功举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起草并推动通过的“昆明宣言”达成了国际环境司法的“最大公约数”。

如今,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中国的各级法院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司法交流,为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司法力量。”杨临萍说。(完)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92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