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奋斗者”号完成21次万米下潜!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07 11:02:40 0 万米 奋斗者 下潜

“奋斗者”号完成21次万米下潜!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了解到,“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2021年度第二航段的常规科考应用任务后,昨天(5日)返回三亚。

据介绍,本航次历时53天,开展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1年度第二航段的常规科考应用,进行了包括“悟空”号全海深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全海深玻璃球和声学释放器等深海仪器装备的万米海试。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 曹建:这次海试,“悟空”号AUV(自主式水下无人潜水器)下潜四次,四次潜深都超过10000米,其中后三次下潜深度超过10800米,最深达到10896米,能够下到这个深度的,世界上只有五台潜水器。

基于“奋斗者”号大深度、高精度的作业优势,本航次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深渊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为对比开展不同深渊特种环境、地质与生命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样品。

航次期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下潜23次,其中6次超过万米,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区域进行了科考作业。

航段首席科学家 陈传绪:今年“奋斗者”号累计完成了51次的下潜,建立了5天3潜的高效下潜模式,拓展了布放回收适应海况的范围,培养了更多潜航员,这些进步使得“奋斗者”号将来可以带更多的全世界科学家下潜到世界最深处。

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根据介绍,共有来自10个单位的60名科考队员参加本航次任务,并且有多名科考队员首次乘坐“奋斗者”号进入万米深度,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已居世界首位。

本航次中,共有来自全国7家单位的17名科技人员首次参加“奋斗者”号下潜,其中有5名女科学家。本航次中8人首次下潜进入万米深度,其中67岁的科学家汪建成为中国首位完成地球南、北极区考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及下潜至全球海域最深处开展万米科考的科学家,也是全球实现这一纪录的最高龄人士。

参航科学家 汪建:路上风太大,浪太高,我几天没吃没喝,不吃只吐,但是下(潜到)了万米,看到一个全新的神奇世界,还是蛮有意思的。(我)很高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能够在珠峰取了样,做出很好的科研成果,希望在深海也能做出很好的科技成果

据了解,在海上完成这么多潜次的下潜作业,经常要面对恶劣海况的冲击。“探索一号”船船长刘祝告诉记者,要保障5天3潜的频次,他们选择了在海上“打游击”的方式。

“探索一号”船船长 刘祝:我们在海上“打游击”,这个点风浪大不能下潜,我们详细地分析能够下潜的下潜点,尽量满足科学家需求,让科学家尽可能多下去,多在海底科考。

从去年11月份“奋斗者”号第一次进行万米海试,一直到本航次结束,“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21次万米下潜。已有27位来自我国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学家通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到达过全球海洋最深处,我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参航科学家发起《马里亚纳共识》倡议

本航次期间,参航科学家团队共同发起《马里亚纳共识》倡议,以建立深渊科考标准化平台体系,以实现深渊科考样本和数据的长期保存与共享,支撑围绕深渊的国际大科学合作。

据介绍,科学家团队共同发起的《马里亚纳共识》倡议,特别提出了自觉自愿合作、样本采集共享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肖湘:因为深渊,特别是万米以上的深渊,都是在公海或者在一些专属经济区里面,也是国际同行关注的要点,也希望国际同行跟我们一起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就是通过《马里亚纳共识》,我们在深渊科学领域一定会做出值得纪念或有意义的工作。

另外,“马里亚纳海沟生态环境科研计划”也同时启动,邀请国内外研究学者围绕马里亚纳万米深渊科考,协力攻坚深海地球科学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环境适应、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

参航科学家 徐讯:基于这样的计划,我们会把全球深渊的这种生物多样性资源都能够进一步数字化,进一步解释生命起源和极端环境适应技术的科学问题,同时这些基因资源也将有助于我们的产业化应用。

【编辑:王诗尧】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66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