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精心守护好文化遗产

网络编辑 国内 2023-01-15 09:01:20 0 文物 中国 文化遗产

◆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相继印发,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 随着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日益清晰。如今,人们徜徉在国家文化公园,感受着文明伟大、历史震撼,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

◆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7月,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些“高光时刻”,是新时代中国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生动例证。

◆ 古老中国的面貌,在一次次考古发掘中被描摹得越来越清晰,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

◆ 一把稻壳,揭示沉没水下许久的秘密:科学家通过对船中出水瓷瓶中的稻壳进行碳十四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验证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龄”。

◆ 将“中国”二字刻于“心中”的何尊,体现古人超前环保意识的长信宫灯,承载“愿政通人和,祈江山永固”寓意的金瓯永固杯……2022年1月26日至5月4日,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里,人们在“何以中国”展中探寻古老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力量。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2017年7月,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11月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43项,位列世界第一……

跨越时空,璀璨的文明之光激发亿万中华儿女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守护:保护优先 筑牢底线】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滋养。

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这宣示了文物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新担当。”

十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这是不断完备的顶层设计——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相继印发,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政策指引;

《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等文件,确立了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等文件出台,为相关文物保护提供具体指导……

架构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的制度建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保驾护航。

这是更加清晰的文物家底——

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

测量历代长城总长度21196.18公里,摸清2155处石窟寺、3831处摩崖造像分布和保存状况;

建立26416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公布第一批1658通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建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加强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

实施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十三五”期间完成6.2万件/套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修复保护……

对丰厚家底全面摸排,有效提升全国文物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

这是日益牢固的安全屏障——

已发现的仅有的两枚八大山人朱耷印章实物、海昏侯刘贺墓首批文保修复的精美漆木器、疑似越王勾践后人墓出土的有铭文兵器……2022年11月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成为我国不断筑牢文物安全保护屏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会同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严查严办明十三陵、清东陵、殷墟遗址、钱镠墓等重大文物案件,2020年专项行动以来,侦破案件42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700余名,追缴涉案文物9.3万件;多个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机构严守文物“国门”,避免珍贵文物流失……

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文物安全整体水平。

这是抢救复活的重大工程——

从石家庄市主城区出发北行,越过碧波荡漾的滹沱河,便可望见巍然矗立的正定古城南城门。

登楼远眺,古街古楼、古寺古塔、古城古韵尽收眼底,古城中轴线、古建轮廓线、城市天际线一览无余。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一大批“国保”文物古迹从民居中凸显出来,实现“有尊严地复活”。

从正定古城、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到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再到延安革命旧址群,一大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十年来,我国通过抢救保护在地震、台风、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受损文物,启动实施并扎实推进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这是唤醒记忆的文化公园——

江苏,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大运河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刀为笔、以玉为纸的玉雕,是扬州运河文化的精髓之一……”在扬州市梅岭中学“运河思政”的融合课堂,不同学科老师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以因运河而兴的扬州玉文化为线索,轮流授课。

2022年,壮游大运河研学(一期)项目通过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素质学分认定,成为面向基础教育开放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上线并推出“大运少年”模块,初步建立运河文化教育知识图谱……奔腾千年的运河之水,正以全新的方式滋养中华儿女。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随着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日益清晰。如今,人们徜徉在国家文化公园,感受着文明伟大、历史震撼,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

这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2021年7月25日傍晚,福建福州。随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现场落锤声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泉州系列遗产的保护以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为目标,坚决贯彻最小干预、研究先行的保护原则,引导鼓励考古、建筑、文物保护、结构材料等多学科联合参与,实施了一批文物保护项目,落实了防雷、防火、防盗多种防护体系,建立了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机制,妥善保护了古迹、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真实性。”李群说。

诸多务实举措卓有成效。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7月,长城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些“高光时刻”,是新时代中国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生动例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活力不断迸发,内涵日渐丰富,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赓续:传承已知 探索未知】

江流万里,绵延不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了专门部署,我国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事业,文物人才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追索工作亮点频现。

——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丰富内涵,共享传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中国考古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自信。

十年来,我国推进考古发掘项目8800多项,二里头、石峁、良渚、三星堆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水下考古稳步推进,组织实施南海、东海、黄渤海及内水重点区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西沙海域深海考古突破2500米,“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发掘文物超过18.2万件/套,“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确定“十四五”时期重点大遗址150处。科技考古、涉外考古、公众考古快速发展。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一步拨开早期中国文明的迷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翔实的考古资料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古老中国的面貌,在一次次考古发掘中被描摹得越来越清晰,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

——以先进技术、新锐力量,去研究古老岁月,展现悠远文明。

2022年11月21日,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一把稻壳,揭示沉没水下许久的秘密:科学家通过对船中出水瓷瓶中的稻壳进行碳十四测年和古植物DNA研究,判断稻壳放入瓷瓶的大致年代,验证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龄”。

十年来,我国考古事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等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考古现场无损提取、遗迹遗痕快速鉴别技术取得突破,碳十四测年、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日臻成熟;

智能展柜、考古方舱、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等一批专有装备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科技创新正成为支持文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华文脉薪火相传,文物人才持续聚集,考古事业不断赓续。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曾分享过一个数据:2003年前后,报考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个人,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上百人。

十年来,我国推进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加强文物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文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日臻完善,人才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数量大幅扩大,素质能力明显提升。

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中增设“文物”专业学位类别,为文物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学科专业支撑。同年,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成为国家级人才项目,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57%。

2021年10月,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文物事业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放眼神州大地,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躬身田野、接续奋斗,以扎实的考古资料,在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深深镌刻文化自信,令悠久的传承不再是泛黄的记忆,使古老文明重新焕发绚丽风采。

——国宝归来,见证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书写文物保护工作崭新篇章。

“‘马首’归园!”2020年12月,马首铜像归藏它阔别160年的老家:圆明园。

意大利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从日本回归故土,中国与美国、瑞士、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十年来,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越来越多的“国家宝藏”踏上归途,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

【弘扬:创新创造 积蓄力量】

2022年春日,紫禁城内海棠盛放。

将“中国”二字刻于“心中”的何尊,体现古人超前环保意识的长信宫灯,承载“愿政通人和,祈江山永固”寓意的金瓯永固杯……2022年1月26日至5月4日,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里,人们在“何以中国”展中探寻古老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183家,全国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近年来,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保持在每年2万个以上,博物馆参观人数从2012年的5.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2亿多人次;2022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多个云展览项目和云教育活动,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线上传播方式,让数亿观众足不出户、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

重温历史积淀的智慧,人们心怀对中华文明的骄傲,积蓄起向着民族复兴奋进的巨大力量。

如今,文化遗产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

“誓要拿下‘绿马’”“等了20多天终于到了”……2022年夏天,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铜奔马毛绒玩具“马踏飞燕”一炮而红,一周内销量约2万件,线上线下店铺都被买空。

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市场总监王海柔说,“马踏飞燕”的设计团队在保留文物原型自身特点的同时大胆创意,对铜奔马正面昂首嘶鸣的形象做了卡通化、丑萌化的幽默处理,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拉近了文物与大众的距离。

别具匠心的考古盲盒,让人舍不得品尝的文创雪糕,制作精良的《故宫日历》……各类市场主体与博物馆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增强,由最初的展陈设计施工扩展至博物馆规划运营、教育研学、媒体传播、文创开发、营销推广等各领域,为满足公众多元化、高品质文化需求奠定基础。

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走红的背后,反映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反映出博物馆资源的有序开放,令文物资源成为许多行业创新创造的灵感源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2022年除夕之夜,《只此青绿》浓缩千里江山,还原北宋名画,一舞惊艳神州;在热播电视剧《梦华录》中,非遗茶百戏大放异彩,被无数观众赞为“比咖啡拉花还绝”;取材自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国产动画《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赓续五千多年的中华文脉汇入新时代澎湃向前的洪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形成破圈之势。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在这个中亚古老谚语中,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的希瓦古城的魅力尽显无遗。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城里保存着数十处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部分已年久失修。

2014年,乌中决定合作开展希瓦古城保护修复工作,对古城内的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及周围环境展开重点修复和整治。中方专家秉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和理念,尽最大可能在修复中保留文物原状和历史信息,并尽量使用当地传统工艺和材料。

时光如水,希瓦古城的历史风貌重新焕发生机,传承着绵亘千年的中乌丝路文明交流佳话。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十年来,我国文物进出境展览达500余项,赴沙特等24个国家实施44项联合考古项目,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深入推进、阶段性成果丰硕。

新时代的中国,古老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时代发展中彰显强大生命力,激发中华儿女极大的文化自信,照亮民族伟大复兴壮丽征程。

刊于《瞭望》2023年第3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施雨岑 王鹏 徐壮

文化遗产融媒|文案策划 唐朵朵;视觉设计 喻千桓

【编辑:张子怡】

这周末,南北方一起红红火火过小年!

如何从“三牺尊”窥见东西方酒器的殊途同归?

公安机关2022年侦办“网络水军”相关案件550余起

帐号永久封禁!“1888万天价彩礼”帖文事件最新进展

中新财评:升腾的烟火气,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危险!中国这一邻国对北约军队敞开大门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化学反应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

中新文娱评视频会员投屏需加钱:观众不是养肥再宰的羔羊

拜登“文件门”升级 共和党发起“爆炸性政治对决”?

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有明显雨雪天气

国产“数据粮仓”长啥样?它们是如何建设运营的?

春节多地景区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部分景区持续至3月份

车厘子成年货宠儿,它和樱桃差的只是价格吗?

中国成功发射亚太6E卫星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一

喝AD钙奶长大的90后,会为AD钙牙膏买单吗?

春运返程火车票开抢 请收好这份出行指南

警惕!日本首相访美,释放多重危险信号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170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