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澳政府应在对抗中国的邪道上悬崖勒马

网络编辑 国际 2021-09-15 15:05:59 0 中国 澳大利亚 美国

最近,澳大利亚的“中国威胁”臆想症又犯了!9月6日,澳财政部长弗赖登伯格发表演讲,敦促澳大利亚企业为澳中关系持续紧张做准备,采取所谓的“中国+”国际市场多元化策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一演讲被媒体解读为澳政府将“加码对抗中国”。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7日回应称,当前中澳关系的困难局面完全是澳方一手造成的。当务之急是澳方要正视两国关系受挫的症结,摈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尊重基本事实,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发展,切实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停止出于一己政治私利,鼓噪所谓“中国胁迫”,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互信、促进务实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倒打一耙

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在反华的议题上一路狂奔,似乎比它的美国主子还积极,频频挑战中国底线,借口都是所谓“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每当意图污蔑中国时,就会往‘中国威胁论’的‘筐子’里投放新元素,编造并炒作各种不负责任的反华言行。”中国市场学会海疆丝绸之路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鹏对本报表示,澳政府的反华言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挑战中国国家利益,在台海、涉疆、涉港和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抛出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论,破坏两国互信基础;二是破坏中澳既有的合作项目,如无理否决已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恶意制造达尔文港使用权的矛盾;三是损害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如以“国家安全”为托词无端阻挠中国企业赴澳投资。

所谓的“中国+”战略也是澳政府炮制出的全新“中国威胁论”。王晓鹏分析,一是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给中国扣“经济胁迫”帽子;二是澳一直力图做美国在南半球的第一盟友,不放过任何向美国纳反华“投名状”的机会;三是掩盖其近年来损害中国利益的不光彩事实,通过“倒打一耙”的方式转嫁自身责任。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发表评论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经历的数十年经济繁荣得益于自由贸易、全球化和中国的崛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都是来自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支撑了澳大利亚经济。文章称,所谓的“中国+”战略实质上是“中国-”,试图为澳企重新设计一个没有中国的经济模式,这是在叫嚣实质性脱钩。

掩盖无能

汪文斌指出,澳大利亚从对华合作中获得巨大利益,是中国发展的受益方。中方从未做过有损澳大利亚主权的事。所谓“经济胁迫”的帽子也绝对扣不到中方头上。反倒是澳方一方面采取违背市场原则的举措乃至霸凌行径,对两国正常交流合作无端设限,干扰中澳务实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方面以“受害者”自居,对中方倒打一耙,还拉帮结派对华施压,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方核心利益。

澳大利亚为何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王晓鹏认为,一是澳政府需要通过制造矛盾,打造自身反华形象,目的是掩盖其抗疫失败、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治理无能的失职,试图转移澳国内联邦政府、州政府和民众之间协调失序的矛盾;二是美国近年来不顾澳国内的严峻现实,为服务美国的印太战略部署,急于把澳捆绑在反华战车上;三是澳部分政客被美国进行深度利益绑定,成为美国利益在澳代言人,不能站在维护澳战略利益和增进澳人民福祉的角度制定澳重大内外政策。

“跟班”外交

澳大利亚《新日报》曾刊文指出,澳中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澳“自身的无知”,澳有一个长期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就是独立自主的外交能力。

“澳政府一系列错误的反华行径,严重破坏两国互信基础,对澳国际信誉和中澳关系造成结构性冲击。”王晓鹏表示,澳部分政客应该修正其对中国发展基本事实的选择性无视态度,多做对改善中澳关系有建设性的事情。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只要澳政府能秉承公平正义原则,积极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中澳关系还是有转圜空间的。

记者:贾平凡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guojijishixinwen/25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