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解决农业低产低效难题 这里把农场办成智能工厂

网络编辑 财经 2021-08-06 06:12:57 0 农业 昆山市 农民

稻麦丰产优质,离不开农业先进装备技术支撑。我国加快智能化农机的研发,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张瑞宏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要实现高产高效,并不是靠‘喊’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加大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速农机农艺的融合一体化,切实转变农业的种养殖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高效高产, 最终达到大幅度提高粮食种植效益的目标。”江苏省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计华明说。

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昆山市农业示范基地采访时看到,这里不再是过去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而是应用流水线全自动水稻育秧、无人机喷洒农药、无人机插秧、物联网监测,呈现出了现代化农业的新业态。

据了解,截至2020年,该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95.3%,其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8.5%。目前,昆山已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江苏省首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

像办智能工厂一样发展现代农业

靠江临湖的苏南,过去是一个“鱼米之乡”。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如今这里土地“寸土寸金”,更是遇到了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仍不高等多方面的发展瓶颈。

如何突破?

近年来,昆山市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了目标,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科学合理高效利用耕地资源,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农业转型升级,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低产低质低效的发展难题。

像办智能工厂一样发展现代农业。昆山市巴城镇高标准粮油生产基地育秧中心, 这里从种子准备阶段的浸种、脱水,到播种阶段的上盘、上土、洒水、播种、覆土,再到立苗阶段的自动码盘、叠盘暗化,以及培苗绿化阶段的运输、水肥管理等全过程,全部通过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管理。

“我们针对农业生产上的存在的不足与短板,投资900万元建设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引进现代化育秧流水线,真正实现了水稻育秧的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高效化管理。”巴城镇高标准粮油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说,与过去传统育秧方式相比,现在不仅提高了秧苗的质量,而且节省场地,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倍以上。

目前,该市还建有粮食产地烘干中心26处,建成并挂牌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处,申报建设苏州市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8处。到2022年,还将建成苏州市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5处。

用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的话来说,“稻麦丰产优质,离不开农业先进装备技术支撑。我国加快智能化农机的研发,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智慧农业擦亮阳澄湖大闸蟹品牌

昆山市巴城镇被称为“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面对环境资源压力,如何改善阳澄湖水环境,擦亮阳澄湖大闸蟹农业品牌?

“十三五”以来,该市在实施乡村振兴中,重点规划发展3万亩昆山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推动全市水产养殖业向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大闸蟹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坚持以水产养殖尾水、总氮和总磷达标为目的,以生态、高效水产养殖为特色,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和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运作模式,全力打造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作机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渔业示范基地。”昆山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说。

记者在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看到,这里池塘、沟渠、湿地、河道都种上了水生植物,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建立水质在线分析采样点,对水质24小时实时自动监控,已实现循环水养殖格局。

“我们建设的智慧农业平台,已建立了19类186项2000单项数据标准,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养殖户远程就可以实时监测虾蟹的水质环境,并享受鱼病远程会诊服务,使大闸蟹品质和产量得到了保障。”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相关科技人员说。

近年来,巴城镇通过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养殖业走向养殖标准化、产品生态化、销售品牌化,还新培育出了巴城葡萄、巴城大米等省内知名农产品品牌,有效带动了农村就业和农民致富。

如今,依托这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和阳澄湖优美的生态环境,大闸蟹年产值超30亿元,年接待游客量超300万人。

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在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眼里,现在农业生产不再是凭经验和靠天吃饭了,而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人才, 要加快养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队伍。

如何培养?

“我们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两项国家级试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强化体系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出台帮扶奖励政策、搭建载体平台。至今,已培育高素质农民7256余人次、认定高素质农民1377名。”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站长翟超群说。

2017年, 昆山结合实际率先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重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发放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并在全国首个制定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守则》,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3年来,昆山与国内高校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面向农民举办大专、本科的高等学历教育,地方政府买单,着力把农民培养成大学生,形成一批带不走的“专家”“能人”农业生产管理经营队伍。

原来从事粮油生产的姚科伟,近年来先后参加了江苏省青年农场主培训、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昆山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培训等。2018年,他还报名参加了由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本科学历教育。

通过各类培训进行“充电”和系统学习,姚科伟在上海哈密瓜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不但实现哈密瓜规划种植,还打造了“昆意农”网销平台、电台巷火锅店企合作等多元化销售模式。现在,“姚哈哈”哈密瓜凭借过硬的品质,市场供不应求。2020年,公司亩均产值近4万元,亩均纯效益超2万元。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底,全市还将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00名、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500名,基本建成一支与现代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层次分明、年龄结构合理、技能领先实用、从业领域明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不断加快数字农业转型升级和加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涌现出一大批乡村致富领路人,助推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乡镇1个、数字农业农村基地2家、智能农业示范单位2家、苏州智慧农业示范基地9家,并正在申报全国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人才资源优先向乡村地区聚集,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打造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的核心主力军,引导农民向懂研发、懂技术、懂管理的‘能人’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正规化、科学化、高效化,推动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计华明表示。 【编辑:房家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84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