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农民腰包鼓 乡村消费旺

网络编辑 财经 2021-12-15 07:48:59 0 农产品 乡村 核桃

挖掘县乡消费潜力,是扩大消费的重要着力点。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扩大县乡消费的基础不断夯实,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部分农村,探寻县乡消费新亮点,展现消费升级给农业农村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

——编 者

腰包鼓了,家里物件也跟着升级换代

来到山东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何家村村民乔明洲家,干净整洁的农家院里,一辆新能源汽车和一辆电动三轮车很是显眼。“电动三轮没有车棚,一遇到刮风下雨,接送孙子上学放学总是揪心。”乔明洲说,汽车消费政策给力,购买新能源车还有补贴,他就在镇上买了一辆。

产业兴旺腰包鼓,给了乔明洲买车的底气。牛庄镇是农业强镇,蔬菜、瓜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当地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4万元。

“腰包鼓了,家里物件也跟着升级换代。”乔明洲忙拉着记者进屋看看,变频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今年屋里还添了个‘大家伙’,超静音带除菌功能呢!”乔明洲指着客厅里的圆柱形立式空调说。

多重利好带动农民“购物车”升级。“强农惠农政策落地,为乡亲们的品质生活增色不少。”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琼说。走在何家村,汽车几乎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村里正忙着建充电桩哩!”乔明洲说。

商业网络加快“补链”“补网”。东营区里建起大型购物中心,镇上还有综合超市,村里有便民商店,便民服务圈延伸到农户家门口。来到村头商店,新鲜蔬菜琳琅满目。“沾泥带水的,透着新鲜劲儿!”今年67岁的张庆泉老人正在挑选芹菜,菜篮里装得满满当当。

“网购需求旺盛,村里包裹数量不断增长。”每天一大早,何家村村民高文娟总会骑上三轮车,挨家挨户敲门送快递。以前村民网购的多是衣服、鞋子、书包文具等日常用品,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鲜物件多了起来,村里的不少老年人也开始学着上网购物。

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物流体系和商业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带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8.1%,新产品、新服务推动生存型消费加快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县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产销对接畅,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增添消费后劲

走进江苏宿迁泗阳县三庄镇尚然农场,草莓大棚里生机盎然,层层叠叠的叶子下挂满果子,乡亲们正在采摘草莓。草莓生长在连栋温室里的半空中,无土栽培、自动滴灌,空间充分利用,产量成倍增加。“空中草莓”也是农场负责人朱政的新招牌。

“质量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朱政很重视打造农产品品牌,这两年先后申请两个商标,农场种植的草莓、葡萄先后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放心。”沈琼说,各地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一大批绿色优质农产品扮靓百姓餐桌,拓宽乡亲们的增收渠道。

泗阳县委书记马伟介绍,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县里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持续扩大农产品品牌富民效益。“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446个,“三品”农产品产量占比达80%。

水果做出牌子来,效益跟着涨起来。朱政的草莓、葡萄比普通水果的价格高出1.5倍,仍然供不应求,卖进了县里的各大生鲜超市。“等到盛果期,车来车往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春节期间菜市场、社区超市里不少鲜草莓都是从我这进货的。”朱政满面笑容。

餐桌连田头,消费带动生产。在四川南充南部县,绿意浓浓的山头上,黄澄澄的爱媛果冻橙点缀其间。丰收时节,梅橙香货种植基地种植户罗强的电话很忙,不少外省客户打电话询问认领果树情况。“消费者认养果树,我们精细化管理,全过程可溯源,等果子熟了发给认养人。”罗强介绍。

“每棵树的认购价一年399元,脐橙树找到了好婆家!”今年以来,各地已有4000多位消费者找罗强认养果树。“根据消费者心理,我们推出的‘生日树’‘家庭树’‘爱情树’也很受欢迎。”

“认养果树一举两得!既满足了市民享用绿色水果、体验农场生活的愿望,又解决了水果的销路问题,增加了果农收入,促进了乡村发展。”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会说,订单农业的销售模式实现了市场零风险、产品零库存,为当地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注入新动力。

“产销对接畅,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消费基础。”沈琼说,农产品上行顺畅,持续倒逼生产端优化升级,推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分级和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农产品供应链加速向以销定产的供需模式转变,供应链条进一步缩短和优化,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慧型转变。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

“核桃个小作用大,核桃‘家族’向大家问好……”甘肃陇南市成县鸡峰镇金葡村,直播间里,“同谷家裕”电商部经理吕杨正卖劲儿吆喝。另一头,厂房里乡亲们分拣、包装,一箱箱琥珀核桃仁、核桃油等产品装进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成县有着“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但碍于深沟大山,核桃销路一直打不开。一根网线连城乡,当地依托电商把优势资源与全国大市场对接。“现在开车收货,快递发货,山里货运得出、供得上、卖得好。”

看到身边的变化,从小就跟核桃打交道的村民张会林发现新商机。“市场需要什么,咱们就生产什么!”张会林成立电商公司,随后“同谷家裕”品牌创立,团队研发的“琥珀核桃仁”成了网红爆款。如今,品牌入驻多家线上平台,一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电商拓宽乡亲们的增收路。在张会林带动下,不少在外务工的人返乡创业就业,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大山深处的核桃、土蜂蜜、木耳等农产品借助网店卖向全国,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如今镇里有核桃园1500亩,蜜蜂养殖800箱,带动27个村、2.8万人直接受益。

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发展苹果产业比较晚,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去年苹果上市后,价格从刚开始的两元一斤一路下滑,当地果农十分着急。后来,绥中果农将苹果带进快手平台上的果品经营直播间,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很快打开了销路。累计成交1500多万公斤,2000多家农户从中受益。

今年以来,我国农村电商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43.9亿元,同比增长1.5%。“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沈琼说,社交电商、直播带货降低了电商门槛,许多农民通过微信或直播方式销售自家农产品,消费场景进一步延伸,不少知名农产品涌现,农产品购买转化率提升明显。

好生态产出好产品,好风景也能变成好效益。冬日暖阳里,湖畔芦苇渐黄,灰白芦花绽放,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北村风景如画,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今年52岁的村民刘畅看着乡村游火热,白天照顾果园和游乐项目,晚上变身网络主播,为家乡美景代言。“采摘收入、电商销售,去年全家总收入超过50万元。”

乡村旅游蕴藏着巨大的农村消费潜能。铜山区根据资源禀赋,分生态旅游、产业带动、山村风貌等6类进行村庄特色设计打造。如今,已建成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和190个美丽宜居村庄,一个个美丽村庄成为周边城市市民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吸引游客消费,区里请来旅游专家提升改造。古朴的石头院落,屋墙上装饰着船桨、斗笠,“山村味”与“渔家味”相得益彰,村里人跟着吃上了“旅游饭”。全村300多户10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开民宿、卖特产、开餐馆,旅游业年收入近1亿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万余元,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旅游串点连线带面,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沈琼说,下一步要努力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鼓励文旅、民俗等资源丰富的乡镇推动商旅文体娱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繁荣乡村市场。

本报记者 常 钦 李晓晴 【编辑:叶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665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