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乡村振兴看福建

网络编辑 财经 2021-11-20 00:09:31 0 平潭 山镇 乡村

近年来,福建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发展茶叶、蔬菜、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已走出一条独具福建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讲好福建产业富民故事,传播八闽乡村振兴声音,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央广网福建频道经过两个月的实地调研采访,从11月16日起推出“乡村振兴看福建|特色小镇的产业富民故事”系列报道。

君山镇地处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东北部,因平潭最高峰——君山位于辖区内而得名。

行走在君山片区的“美景长廊”环岛路,这里有风车、沙滩、大海相映成趣的海滨美景,还有古厝与梯田所构筑的田园美景。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君山镇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饶的资源,重点发展“农渔”产业。

如今,旅游业、农业及海洋渔业成为君山镇构筑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三驾马车”。

从渔民到民宿业主的“华丽转身”

在福建省的平潭岛,曾流行这样一句谚语: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

走进君山镇北港村,石厝层层叠叠、古朴沧桑,除了古风,这座“彩色城堡”的文艺气息颇为浓郁。北港村背山面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拥有原生态山、石、田、海自然风光。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就是这种历经风吹日晒的石头,却被一位台湾青年演绎出动人的乐曲,并催生与带动了当地的文创与民宿产业发展。

2015年,乘着平潭国际旅游岛开发的东风,20多岁的林智远从台湾嘉义来到平潭岛上的君山镇北港村,并在之后把一间石头古厝打造成集文创、民宿等元素于一体的艺术聚落——“石头会唱歌”。

作为北港村民宿的启蒙者,在林智远看来,北港村的民宿业从2016年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6年“石头会唱歌”入驻后,有20几家来自各个省份的民宿从业者纷纷来到北港驻足;第二个阶段就是北港村原本外出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做民宿,年轻人的回归让整个北港村有了生机与活力。

从2016年开始,在“石头会唱歌”民宿的带动下,北港渔村汇集了众多两岸青年创业者和民宿业主。截至目前,北港村已开办民宿100余家,并带动了当地餐饮、文创等多业态发展。

“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北港村的常住人口从过去的四五十人到现在人气很旺,走在村里经常能看到三代同堂的景象,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我觉得这是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意外的收获。”林智远感概道。

北港村党支部书记陈松柏是该村民宿产业的积极推动者与参与者,担任党支部书记的20余年中,他最为自豪的是,在台青创业者的启发下,他让北港村众多渔民成为了合格的民宿经营者,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6万多元。

“我们是在早期台湾同胞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宿从业者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目前80%的民宿是我们村民在做,20%是两岸三地的青年在运营。”陈松柏表示。

陈松柏把北港村过去五年的发展形象地比喻为“1.0版本”,他的构想是在下一个五年,打造北港乡村旅游的“2.0版本”,把北港的特色挖掘好,全面提升村民的素质,助推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样才能让北港未来的道路更远、更宽广。

“让每一棵菜都能溯源”

“靠海吃海”是历史上平潭赶海人的真实写照,传统捕捞业一度是平潭的支柱产业,君山的鲍鱼等海水养殖产品闻名岛内外;而农业,君山镇也在积极引进台湾先进农业发展元素与山东等地的农业种植科技型企业,“农渔”产业已成为该镇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

“平潭耕地多、土质好、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发展农业……”2003年,来自山东寿光的种植大户刘守成刚到平潭就发现了“商机”。第一年试种喜获丰收,如今,他已经在平潭岛深耕了18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00多亩。

“我手机上的这个App就可以操作大棚内的设备,就算我在山东也能远程操作。”刘守成一边向记者展示App的界面功能,一边现场演示着多种操作,“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开发,让客户可以看到他们所购买蔬菜的所有生长流程,实现每一棵菜都能溯源。”

在刘守成创立的平潭润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农作物种类繁多,有萝卜、马铃薯、包菜、西红柿等,与其他农户不同的是,刘守成的农作物很多长在温室大棚里,而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正是刘守成的“秘密武器”。

目前,润丰园公司年产西红柿150吨、地瓜600吨、马铃薯800吨、萝卜2000吨……已构建起“从田园到餐桌”的全程绿色产业链。

在刘守成的带动下,先进的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与新型农业的发展理念,激发了君山镇众多农民的参与热情。

2014年,刘守成成立了好收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100多户。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周边闲置的土地盘活。农忙时,周边农户受聘在合作社务工;农闲时,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农民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并将润丰园公司的新品种植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民,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品相好、味道好、绿色无公害——这已成为刘守成种植基地在平潭岛口口相传的佳话。

“农渔旅”结合走出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君山镇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契机,积极打造全岛最美环岛路网红打卡点;借助“蓝眼泪”引爆全网,每年吸引游客、“追泪者”逾百万人次,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君山镇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环境,适合鲍鱼等名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助推渔业产业成为君山镇重要的经济发展支点;此外,蓝色科技园区也落户君山镇,规划面积约120公顷,重点布局海洋科技产业;与此同时,渔业的发展带动了养殖设施、饲料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

据悉,2020年君山镇渔业水产品产量达到88816吨,其中海水捕捞45052吨,海水养殖43764吨。

“君山镇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石头厝建筑文化、海耕文化,积极打造北港的文化创意、东美的传统村落等特色主题村。推行‘农业+旅游’‘渔业+旅游’的特色化发展模式,推进星级旅游村、红色旅游村建设,培育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君山镇副镇长林锋表示。

对于君山镇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林锋直言,未来,君山镇将立足传统农渔业优势,发展优质高效农渔旅产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新格局,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板。

同时,君山镇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与红色文化、特色农渔产业相结合,积极打造“休闲农业+”“海洋渔业+”“红色文化+”“对台融台+”旅游模式,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共同富裕,书写乡村振兴的君山答卷。

昔日“有女不嫁北港男”的穷山村如今已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在君山,那些静默千年的石头正被击打出新时代的最美音符!(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编辑:李玉素】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43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