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数说十年】建筑业高质量大发展 强基础惠民生创新路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9-19 18:32:21 0 建筑业 企业 全国

建筑业高质量大发展 强基础惠民生创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吸纳就业作用显著,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正由“建造大国”向“建造强国”持续迈进。

一、建筑业保持平稳增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

(一)生产规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风险挑战,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左右,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持续稳固。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8.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2013—2021年年均增长5.9%。

随着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21年末,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企业达到226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建筑业企业)12.9万家,比2012年末增加5.3万家,2013—2021年企业个数年均增长6.1%,实现了行业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二)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筑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行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特、一级建筑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特、一级建筑业企业数量达到1.6万家,较2012年增长84.3%,占全部建筑业企业个数比重为12.1%,比2012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建筑业产值比重达到68.0%,比201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龙头企业对建筑业全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分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快速发展。2021年,全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8.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41倍,其中海洋工程建筑业、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业实现了翻番,分别比2012年增长4.09倍、1.59倍、1.21倍,为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2021年,房屋建筑业产值17.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6倍;建筑安装业产值1.5万亿元,增长90.1%;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产值1.4万亿元,增长99.6%。

(三)区域布局持续改善

各大区域板块均衡性持续改善。2021年,东中西部地区建筑业产值均比2012年翻番,其中,东部地区增长1.03倍,中部地区增长1.67倍,西部地区增长1.60倍;东北地区建筑业总产值有所萎缩,比2012年减少36.0%。中、西部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4.7%和21.6%,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4.9和3.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地区间发展更趋均衡。

(四)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建筑业的平稳发展不断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2021年,全社会建筑业企业用工人数达8180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位居第二,仅低于制造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其中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6194万人,比2012年增长33.8%,2013—2021年年均增长3.3%。建筑业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执业资格人员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68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75万人;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超过74万人,增加30多万人。同时,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年末从业人员占比为19.0%。

二、经济效益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筑业经济效益不断优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持续发力,“走出去”战略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经济效益平稳增长

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经济效益不断优化。2021年末,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到47.3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17.7万元/人,提高59.6%;按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到12.9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5.0万元/人,提高62.3%。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建筑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较快增长。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8.4%;利润总额8554亿元,比2012年增长79.1%,2013—2021年年均增长6.7%。

(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建筑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奋力做优做强,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一是企业家底更加殷实。2021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31.0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77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2.0%。二是建筑业行业的市场容量达到历史新高。2021年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达6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6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11.5%。三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工程与建筑行业有10家中国企业上榜,比2012年增加4家。

(三)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持续发力

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水电、水利、机械等建筑行业布局逐渐完备;建造流程逐渐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不断提升。一批重大建筑技术实现了突破,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工程项目接踵落成,部分领域施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的高铁工程,标志着中国工程“跨度”的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等。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66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全国城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四)“走出去”势头强劲

我国建筑业坚持统一开放的发展原则,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从“一带一路”建设看,我国已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经过多年合作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从国际营业额看,据《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2021年度有78家中国企业上榜,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和国际业务总额均居全球首位,国际业务总额占250家上榜企业的四分之一强。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稳扎稳打、逐步生根。

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建设成就惠及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

(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我国建筑业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2021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1万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5.3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528.1万公里,增加104.3万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48个,增加68个。截至2020年,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00.7万公里,比2012年末增加41.5万公里;天然气供气管道85.1万公里,增加50.8万公里;排水管道80.3万公里,增加36.4万公里;污水处理厂2618座,增加948座,处理能力提高64.2%。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普及,2021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5488.1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2.71倍;移动电话基站达996万个,其中5G基站142.5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

(二)居民住房更加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住房建设能力明显提升,人均居住面积持续增加。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7.5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59.7%,2013—2021年年均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41.0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稳步实施,城市更新有序推进。2015—2021年,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3100多万套,安置约6000万居民。2019—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城市更新改造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推进

建筑业通过改善乡村居住水平、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推动实现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自2016年起,全国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600多万户,2020年已提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农村基础设施覆盖更广,截至2020年建成村镇供水管道259.0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72.1万公里。加强乡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截至2020年,全国乡镇排水管道长度22.2万公里,比2012年增加7.5万公里。同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新进展,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超过99%,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提升至57.6%。

(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

我国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建成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2013—2021年年均增加30多所;普通高中1.5万所,年均增加100多所;学前教育29.5万所,年均增长1.1万所。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年均增加0.8万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215个和5772个,分别比2012年增加139个和2703个。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成长壮大,建设成就斐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建筑业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向着“建造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编辑:田博群】

美国“搅浑水”危害亚太安全,中国如何破局?

63岁聋哑人徒手爬四楼救回悬窗老人

外媒: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灵柩瞻仰仪式结束

网红烹食大白鲨后续:花数千元购得,两人被批捕

中共铁腕治吏 六百字规定端正官风引领世风

“中国最冷小镇”提前6天开启超长供暖期

【十年经略】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女王葬礼结束后,英首相即将面对严峻政治挑战?

8分钟成“熟饭” 自热米饭的“米”里有什么秘密?

审核不严、促销诱导购买,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月球嫦娥石发现记:破译,十四万分之一的可能

后疫情时代 高职用诚意打通人才对接“最后一公里”

单车骑行近来掀起热潮 骑行运动成为城市新风尚

你被网约车司机取消过订单吗?暗访揭秘背后隐情

法国“蜘蛛人”爬上巴黎摩天大楼庆祝60岁生日

走近国家非遗“脱胎漆器”:完全掌握需历练数十年

短评:“瑞士天王”与“背篓少年”:体育之美,无问东西

叶蔚璋:花木兰的故事何以流传并影响海外?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39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