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双积分”考核半数车企未达标,合资车企居多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7-07 12:02:38 0 积分 新能源 汽车

2021年车企双积分成绩单正式出炉,虽然2021年度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但仍有约一半的车企未达标。

7月5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告了2021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在统计的中国境内129家乘用车企业中,2021年度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标企业为65家,不达标企业为64家,达标率在50%以上。相较于2020年约30%的达标率,2021年度车企在积分上面临的缺口有所缩小,2021年达标企业的数量从2020年的44家增至65家。

整体来看,2021年度,中国境内129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64.82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WLTC工况)为5.10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593.9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563.25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679.10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为79.79万分。

在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排行榜中,多数自主车企位于前列,是正积分的主要贡献者。其中,特斯拉、比亚迪、广汽乘用车、江淮汽车等位于双积分榜单前列。在新能源汽车积分榜单中,特斯拉以140.16万分位居第一,其次是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和江淮汽车。在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居第一,其次是特斯拉、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和江淮汽车,排名前四的企业积分均超过了百万分。此外,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位居前列。

不达标的企业多数为合资车企,在2021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达标的64家企业中,负积分最高的十家企业中多数为合资车企。包括上汽通用、一汽-大众、宝马中国、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其中,上汽通用负积分最高达-71.47万分。此外,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的负积分也较高,位于该榜单之列。而在新能源汽车积分方面,东风汽车、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本田等也排名倒数。

合资企业不达标主要是其在电动车领域的表现相对较差。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但合资品牌的销量仍相对较低。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双积分对合资车企的挑战更大,这也和考核办法有关。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发展相对较慢,因此前期表现相对被动,其在新能源车正积分等方面表现不是特别好。自主品牌前期在新能源车型投入大,且生产车型比较容易上量,所以积分也相对较高。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分不达标的企业需购买新能源积分以抵消负积分,否则企业的新车型申报将被暂停,届时企业的新车将无法上市销售。也就是说,有负积分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实现合规。

2021年度积分交易规模大幅提升,新能源积分交易达109.4亿元,同比增长322%。工信部发布的积分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均价2088元/分。若将可交易积分全部售出,特斯拉可获得等收益达约29亿元。

此前,由于多家车企在积分上面临缺口,积分价格大幅上涨,这使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受益而售卖积分也成为了造车新势力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但自“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积分价格也有所变化。申港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2018年~2019年,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过渡管理阶段部分车企为避免积分浪费抛售积分,导致积分价格下行,2018年为300~500元/分、2019年为800~1200元/分。2019年后,交易逐步步入正轨,积分结转趋于正常,交易价格稳步回升。而工信部发布的积分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均价2088元/分。

不过,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目前积分价格再次回落。欧拉CEO董玉东此前告诉记者,目前积分价格为500元~800元/分。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也表示,2022年积分价格又回到了1000元左右。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双积分之前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讲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但现在由于双积分的价格比较低,所以利润不会增加太多。但从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角度讲,应该考量中长期的可持续政策。 【编辑:彭婧如】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293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