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存5年不及存3年?存款利率倒挂背后:银行净息差承压、资产荒持续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6-28 18:28:18 0 银行 利率 存款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包括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大额存单收益率持续下滑,部分银行产品利率已经与同期限定存持平。

银行正在调整负债端策略,中长期存款出现利率倒挂。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短期内流动性较为充足,且面临贷款利率长期下行带来的净息差压力,加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吸收存款尤其中长期、高成本存款的动力大大减弱。

事实上,自从今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以来,银行业已经进行过一轮利率调整,当时的重点调整方向同样为2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存款。有银行业人士分析,按照利率下行趋势,5年以后利率只会更低,因此银行当下并不希望客户通过3年期及以上的存款来“锁定”某个利率,增加银行付息成本。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当前环境下,银行的主要压力来自净息差和信用风险等,前者需要银行进一步平衡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成本,相信银行通过调整负债结构,以及信贷需求恢复,相关压力会在下半年有所好转。

不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不同银行间差异较大,虽然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供给较为充裕,但仍不排除部分银行提升存款利率揽储。

记者注意到,在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各银行客户经理更倾向于向客户推介中长期“保本”的“银保”产品,此类产品一般可以“锁定”3年期3.5%的复利利率。据某大行客户经理介绍,尽管银保产品相比之前4%以上的收益率已经大幅下滑,但较大额存单明显“更胜一筹”。不过也有保险业人士提醒,此类产品并非所有储户适合,需要综合考虑。

存款利率倒挂,“保本”保险产品成香饽饽?

最近不少储户发现,在银行存款3年和5年利率已经几乎没有差别。

第一财经记者在多家银行手机APP中搜索发现,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已降至3.65%以下,3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5%,但部分银行通过“有条件”上浮之后会超过5年期利率水平。

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2.75%,但3年期定存达到5万元可上浮至3.15%,但5年期存款利率并不上浮,出现明显的利率倒挂。

“最近一两年这个趋势慢慢明显了,因为接下来可能还会降息,像5年期(存款)这种最后结算利率可能还没有3年高,因为3年之后利率大概率还要更低。”某大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当前银行更希望客户选择短期存款,实现与贷款利率的匹配,控制成本。

除大行外,股份行和城商行/农商行也有类似现象出现。比如招商银行,该行3年期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显示为2.75%,张家港行两种期限存款利率均为3.15%。

利率持续下行的大额存单与普通定存也出现利率“倒挂”趋势。光大银行手机APP显示,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利率为3.4%,与同期限普通定存的最高利率基本持平。

事实上,在监管限制高息揽储和银行主动控制成本背景下,最近两年大额存单一边压规模一边降利率。最近一次利率的大规模调整是在今年4~5月。为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6家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行在4月末率先下调了1年期以上定存和大额存单利率,调整幅度多为10个基点左右。

其中,招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大幅下调至2.9%。而在2021年6月存款利率报价机制改革前,还有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顶格执行3.55%年利率,如今已经销声匿迹。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下一阶段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5月,多家中小银行跟进调整定存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幅度多在10个基点左右。

但多数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告急”才是常态。此前,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多数银行的大额存单需要通过客户经理预约、定制或定期定时“抢”额度,尤其在存款利率下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等背景下,能“抢”到3%以上利率的大额存单已经变得“奢侈”。

如今,各类存款吸引力普遍下降,加上理财净值化转型后随市场波动加大,还有更优的替代选项吗?记者了解到,不论是大行、股份行还是城商行,客户经理普遍加大了前期大力推销的“保本”银保产品的推荐力度。

记者对比多位客户经理推荐的保险产品发现,此类产品多为3年期/5年期年交型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保险,以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的收益率进行复利计息,可到期取出,也可选择存续随用随取或定额给付终身领取,期间始终“锁定”同一利率。此前“保本”利率最高可达到4.9%,随着利率下行,目前多数已降至3.5%。不过有保险从业人士提示,此类产品并非“万能”,仍然要根据个人需求综合选择。

息差压力下,银行多维度降负债成本

存款利率“倒挂”背后,银行息差压力不减。尤其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进一步挤压了银行息差空间,银行亟需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期限错配带来的压力。

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较2021年全年的2.08%下降0.11个百分点。

曾刚认为,当前银行主要面临三大压力,即净息差收窄、信用风险以及资本补充压力,其中最为棘手的就是净息差压力,而存款作为被动负债,利率调整机制相对稳定,尤其中长期存款利率调整往往相对资产端滞后。

在此背景下,各银行已经行动起来,调结构、降利率是主要方向。以江阴银行为例,该行一季度存款付息率为2.12%,较2021年下降了12BP,存款增速也有所放缓。对此,江阴银行在近期一次机构调研中表示,该行今年主动加强了负债结构的管理,通过绩效考核引导分支机构逐步降低高付息成本存款的占比,进而促进存款付息率的降低。“一季度我行增量存款中,高付息存款占比显著下降,同时对结构性存款的规模也进行了限制。”江阴银行表示,该行正加大对企业的走访力度,紧抓企业结算类资金、货款回笼资金,进一步提升低成本对公存款的占比。

而随着监管引导和存款利率定价市场化机制的设立,银行控成本有了更多可能性。今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可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张家港行在机构调研时明确,今年以来为了降本增效,压降了大额存款、结构性存款规模,并调整了对部分存款产品的挂牌利率和考核机制,成效已经在逐步显现。

齐鲁银行也表示,近期监管部门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压降,该行于一季度下调了部分存款定价,并持续加大低成本存款营销和央行资金运用,引导负债结构优化,存款成本率有所下降。

此外,央行密集推出的再贷款工具也将为银行控制负债端成本提供便利。齐鲁银行表示,随着央行济南分行推出科创贷等再贷款支持政策,该行通过高效运用央行资金支持,在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该行负债端成本率。

“今年(净息差)尽管有下降压力,但是随着各银行在监管引导下作出一系列调整,预计下半年继续下行的压力会减弱,之后会慢慢好转。”曾刚认为,银行业净息差有望在今年年中见底,但仍然建议银行增加多元化的负债渠道,必要时可以适度增加主动负债。

信贷需求不足,资产荒何时缓解?

除了净息差压力,银行揽储“不积极”与疫情导致的宏观经济下行也有关。

从金融数据来看,虽然5月社融与信贷较4月明显改善,但需求主力仍以短期为主,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贷款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宽松货币背景下资金空转现象明显。而同期,居民储蓄意愿不减,2022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同比多增4750亿元。前5个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元,同比增长50.6%,增加额也超过疫情首年(2020年前5个月居民存款累计增加6.15万亿元)。

“经济下行,国家鼓励消费和投资,存款利率肯定越来越低,银行现在不缺钱。”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流动性充足背景下,银行揽储动力减弱,而当前宏观环境也需要通过低利率促进消费和投资。

而为了解决资金空转问题,各银行也想尽办法减少损耗。比如青岛银行在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二季度负债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获取多元化的低成本资金的同时,资产端将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并且适度增加地方政府债和信用债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接下来信贷需求的恢复,董希淼认为,随着有效需求逐渐激发,6月份数据会有明显改善。从平衡收益来看,西部证券分析师雒雅梅认为,压力较大的银行可以从普惠金融和个贷中寻找机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0%,同比下行22BP,但仍略高于一般企业贷款。下沉市场虽然收益率较高,但面临的费用压力也较大,未来“高成长+高定价”的消费贷或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而随着信贷需求正在逐步恢复,银行的存款利率也有望迎来小幅反弹,近期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出现回升。“(利率回升)其中既有贷款需求回升的因素,也有月底节点(冲量)的阶段性因素,不同银行的情况不同。”董希淼认为,考虑到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概率较大,因此即使资产端恢复需求,对银行内部流动性影响也较小,未来一段时间银行总体流动性仍会保持宽裕,对存款业务的整体影响不会太大,但不同银行会有不同的负债策略。 【编辑:邵婉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277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