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严重亏损也要“两条腿”走,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困境突围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5-11 18:33:25 0 外贸 试点 国内

“现在是内贸几乎完全不动,外贸是订单多,但物流发货和供应链都不稳定。”受近期国内疫情影响,浙江华佳控股集团总经理蔡少华有些烦恼。

不过,从10年前就开始同时布局内销和外贸的他们,具备更强的韧性,也对内外贸的差异有深刻的理解。

对于上海新帑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杜传奎来说,把外贸产品部分转为内销的举动,是在疫情期间展开的。作为以按摩产品为主的外贸制造企业,他们在过去两年里收获了年均30%以上的订单增长,也在2020年10月正式在国内开出了实体店,并同时布局国内电商。

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在内销市场实现的零突破,也是在疫情期间。2020年5月的一笔内销订单,一下子缩小了当年上半年外销骤降7成的业绩缺口。

5月10日,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上迈开了步伐。大量经受挑战的外贸制造企业,是外贸和内销“两条腿”走路的实践者,也是我国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主力军。

内外贸一体化的企业困境

“目前在国内的布局是严重亏损的。”杜传奎告诉第一财经,2020年他们为了国内市场注册了新的品牌,布局了30多家门店和多个电商平台。然而,受疫情影响,再加上高企的人工成本、店租和电商运营费用,占总销售额比例不到20%的内销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疫情增强了外贸转内销的动力。在前几年用外贸的盈利去支撑亏损的内销,杜传奎也并不后悔。在他看来,外贸在未来会遇到更多阻碍,线上线下、国际和国内市场一起发力,即“两条腿”走路是必要的。

眼下的挑战也是现实的。例如,在产品认证标准和流程上,内外贸就存在较大的不同。“国外有相对清晰的认证标准,整个流程也更简短。以医疗器械为例,国外相关认证最长只要3个月,但国内一般要一年到一年半,最快也要半年,市场监督管理严格,后续的检测与备案登记也相对复杂。”为此,杜传奎选择了部分产品进行内销转型。

杜传奎认为,虽然内销的产品利润比外贸更高,但租金、人工和广告费用在内的综合费用,几乎吃掉了价差。对比来说,外贸最终的利润相对可控。再加上内销面向B端客户的订单“通常要半年后才能收到钱”,而外贸在前期的定金之外,提货单开出后的一个月就能顺利到账。更直观的还有,针对出口产品的退税优惠,转为内销后便无法享受。

上海海斐欧工艺礼品有限公司营销经理肖筱对第一财经表示,一方面,内外贸产品在颜色和款式上都有差异,比如国内消费者喜欢鲜艳明亮的色调,而欧洲消费者更喜欢浅色和暖色,所以在产品开发上具有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产品质量标准上,国内外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价格竞争上,国内比国外更激烈。一些国内供应商为了节省成本,原辅材料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甚至都不做安全测试。这让部分辅料通过进口采购的他们在成本上并不具备优势。

对于多数外贸企业来说,内销的整体环境所面临的竞争都是更激烈的,也存在并不透明或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开拓内销市场的打法也是陌生的,要重新开辟国内的销售渠道并摸清门道,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还需要构建匹配的人才团队。

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作为长期专注于出口的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没有熟悉国内市场并掌握渠道资源的销售团队,另一方面就是没有商标,即使有了自己的品牌,也还需要较大的金钱、人力和时间投入,才有可能培育起来。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认为,企业要想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和招聘这些层面主动转变观念。比如,以往外贸公司为了拓展海外业务,往往倾向于招本科以上外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但如今,要加大内销市场的开拓,并且充分利用直播等线上模式,需要把以学历或外语为导向的招人观念,转变为以综合性能力为导向。

政策助推内外贸一体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部门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试点任务包括:完善法规制度、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

比如,在完善法规制度上,将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清理纠正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不公平做法和隐性壁垒,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和贸易政策合规评估。同时,探索建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出在国家层面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制度衔接的建议。

在促进标准认证衔接上,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国内国际标准比对,积极采用通过开放和透明程序制定的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支持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来华落驻。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

事实上,早在202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障等。

2年后提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新增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大背景。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告诉第一财经,我国当前正在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因此必须要有重要的市场主体,而外贸企业有能力作为先锋,具有国际一线的贸易经验,是一支对国际环境了解的优秀队伍。

“然而,外贸企业多年来向国内市场发展的时候,却受到政策、资金、市场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魏建国表示,在进入国内大市场的过程中,外贸企业当下的意愿并不强烈,只有外贸销路受阻的时候才会转回内销。但这些产品并不见得符合国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转内贸时,出口退税和贷款、市场流通等方面的支持都没有了,降低了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动力。

因此,魏建国提出,必须要用切实举措来解决企业的困境、增强动力,从而“以外促内”,倒逼国内贸易环境、政策、金融、服务机构等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才能搞活统一大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述《通知》还包括《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申报地区基本情况表》和《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基本要求》两份附件。该要求称,本地区根据实际确定试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通知》提出的试点任务。试点任务及措施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创新性,与承担的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建设的改革创新平台、申报的创新发展试点等相结合,符合区域定位,体现产业特色,发挥基层部门、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等的积极性,工作计划及任务分工明确。试点任务可以在本行政区全域内实施,也可以选择部分地区、选择重点任务分别实施。 【编辑:左宇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200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