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甘肃徽县科技赋能“盘活”土地资源 :撂荒地复耕变良田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4-27 18:41:22 0 徽县 土地 复种
 连日来,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农民抢抓春耕,唤起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将撂荒地整治成了“增收田”。 高琼 摄

兰州4月27日电 (李文翠)4月下旬,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被平整翻新,变成了规整有序的良田。今年以来,该县唤起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坚定他们复耕复产的信心决心,将撂荒地整治成了“增收田”。

伏家镇李庄村村民李军抓住撂荒地整治机遇,将邻居闲置的20亩坡地流转过来种植玉米。“我们是传统的农业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看着这么好的土地都荒了,我心里难过。现在慢慢发展机械化种植,种地不吃力,还能多增加一份收入……”看着地里刚刚破土而出的玉米苗,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李军感慨万千。

为确保撂荒地复耕并有效复种,徽县从政策支持入手,引导各乡镇紧抓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采取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生产托管等,落实撂荒地复垦复种工作。

一时间,各乡镇因地制宜、各出妙招。

柳林镇以完成千亩订单辣椒、千亩订单架豆、千亩甜玉米、千亩时令蔬菜种植“四个千字号工程”为目标,引导徽县恒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面积300多亩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既优化了产业结构,又巩固了撂荒地整治成果。

虞关乡针对青年劳力输出、整户外出、地理位置偏僻、零星化难连片、农户自身无种植能力、土地贫瘠等耕地撂荒整治难题,引导各村党支部推行“党建+责任田”等模式,通过集体协议代管、党群活动集中开垦、党员义务劳动等方式,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让沉睡的土地资源重新“活”了起来。

图为徽县大河店镇的山坳上,玉米制种地里覆盖着白色地膜。 高琼 摄

针对小面积分散的撂荒地,泥阳镇动员村民亲自复耕复种,连片撂荒地则动员合作社流转复耕复种。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复耕复种,用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随着撂荒地整治推进,土地托管服务也在徽县发展起来。永宁镇高山村村民郭小虎将20亩土地托管给了陇南金种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负责人山金虎说,现在,“田保姆”服务越来越受到农民青睐,土地不荒、务工不受影响,还有农业收入,全程化服务让农民放心又安心。

目前,徽县已完成撂荒地整治7.12万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新增面积1482亩。农民投工投劳、自主复耕;合作社、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流转土地、机械化耕种、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成片的土地得到有效整治。(完)

【编辑:程春雨】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82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