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布局绿氢发展:如何实现从“1”到“N”?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4-21 12:10:58 0 成本 能源 中国

中新社博鳌4月21日电 (记者 刘亮)伴随着全球能源革命,氢能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具备生产绿氢(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条件。但下一步如何普及氢能,实现从“1”到“N”的跨越正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正在此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多位与会人士认为,绿氢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新能源产业,不仅前景广阔,对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绿氢产业预计有3万亿元人民币产值等待我们挖掘和开拓。”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建玲表示,绿氢产业的发展从便捷生产、运输储存、商业开发利用到今后的液氢产品实现,都将为中国投资发展零碳、低碳能源带来机遇。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指出,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在实现净零排放的情况下,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将达22%。同时,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氢能全产业链到2030年就需要有70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这意味着未来氢能有望成为万亿美元级别的大市场。

氢能市场的发展潜力已吸引全球关注。当前,包括中国等全球多国都已将氢能纳入未来发展新能源的重要版图。但外界对此也存在一些担忧:氢能成本是否被市场接受、是否具有竞争力?

谈及成本问题,远景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张雷认为,如果以相同的能源当量对比目前价格高涨的天然气,氢能已具备成本优势。

他指出,氢能成本80%是电动的成本,也即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的电力成本。另外20%的成本是电解氢的装备折旧的费用。“今天我们实现了10多元人民币生产一公斤绿氢的成本,未来成本只会走得更低。”

“跟今天的天然气相比,绿氢已经有了优势。”张雷说,氢能的使用目前的痛点是氢的储存、运输和下游的应用和管道加氢,“这是一个漫长的环节”。在他看来,使用氢能最好的办法是就地使用,如何避开建设漫长的供应链储存运输和下游的加注,在源头用绿氢来制钢、制氨,取代煤化工的源头,将是非常有效的成本切入。

在邓建玲看来,绿氢产业的培育有一个过程。从“0”到“1”即具备生产绿氢条件,可用绿色的电生成氢气,目前这已实现。而如何实现从“1”到“N”,关键在于绿氢生产出来后,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市场前景中。

邓建玲指出,目前将一定比例的氢加入天然气是其中一个应用场景。同时,还可将氢气应用到公共交通、燃料体系和化工应用场景中。“将这些应用场景集成,形成生产和市场应用场景的对接,即实现了由1到N的过程。”

他称,实现这一过程又包含通过规模化生产、技术创新、集成应用、扩大生产等来降低成本。新型技术和绿色能源不能走靠政府补贴的路子,要靠市场自愿主动接受,这样的产品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尽管氢能前景广阔,但张雷强调,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切忌不能理想主义,应务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逐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做到“先立后破”,“全球去碳转型势在必行,但在破它之前,还是要加大绿色能源的‘立’”。

“只有立得快、立得高效、立得高质量、立得充分和完善,这个‘破’才能相应地得到有效的推行。”张雷说。(完) 【编辑:程春雨】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72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