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28家房企逾3万亿元有息负债待偿 现金短债比逼近红线的公司该如何应对?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4-13 13:51:32 0 亿元 现金 债务

房企“现金保卫战”打响已逾一年,在这场战役中,偿债能力高低成为企业能否存活下来的第一技能。

截至4月12日,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已公布2021年财报的28家“千亿元俱乐部(按全口径销售额计)”上市房企(包括未经审计业绩)中,龙湖集团、旭辉控股、万科等8家房企的现金短债比例超过2倍,时代中国控股等15家该比例在1倍至2倍之间,富力地产等5家则不足1倍。

不过,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世茂集团、阳光城、华夏幸福、中国奥园、佳兆业、蓝光发展、泰禾集团等“千亿元房企”尚未公布2021年年报。

若综合考量“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及“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三道红线指标来看,龙湖集团、华润置地等16家为“绿档”房企,绿城中国等8家为“黄档”房企,建业地产为“橙档”房企,富力地产和祥生控股为“红档”房企,雅居乐集团待定。

净负债率从24%到153%不等

新增有息负债规模仅407亿元

截至2021年年底,以上述28家房企为样本,其净负债率从24%到153%不等,这一指标与去年持平及下降的房企有13家,占比近半,但符合“三道红线”新规的净负债率不超100%的房企有26家。

此外,上述28家房企总计有息负债规模为30229亿元,同比增加407亿元(即新增有息负债规模为407亿元),同比增长1.4%。

从这两个角度看,2021年,在内外部环境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地产行业正在加速降负债,杠杆水平更趋向合理化。

谈及原因,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三道红线’提出以来,各房企开始采取诸多措施主动压缩债务规模,控制债务增速,努力向合规方向靠拢;二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特别是海外债、信托纷纷避险,降低投资比例,导致资金供给大幅收缩;三是多家房企流动性出现问题,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再融资渠道被迫关闭。”

但新增有息负债增长率的降低,并不意味房企的安全系数提高。相比上述28家房企超过3万亿元的有息负债规模,其持有现金规模仅为14118亿元(其中包括不能动用的预售监管资金等)。

从6倍到0.36倍

现金短债比存差距

从持有现金规模变动幅度来看,龙湖集团、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等8家同比增长超过8个百分点,其余20家均同比下降,下降幅度从1个百分点到66个百分点不等。更重要的是,从现金短债比指数来看,安全系数最高者为龙湖集团(6.11倍),最低者为富力地产(0.36倍)。

“公司一直主动管理债务,一年到期债务占比只有不到8%,今年刚性到期还款144亿元,目前已经偿还74亿元。”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便把300多亿元的监管资金去掉,龙湖集团现金短债比仍达3.9倍,非常安全。

不管是经过审计还是未经审计的数据,从目前公布数据的房企来看,现金短债比是以不受限制的现金为计算口径。即便如此,这一指数超过6倍的房企只有龙湖集团,紧随其后的是旭辉控股、万科以及中国海外发展,均在2.5倍至3倍之间。

“若叠加表外负债及受到限制的现金规模,‘千亿元房企’中不乏无法覆盖短期债务者。当下企业的现金短债缺口要比财报中公布的严重。”一位房企财务条线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直言。例如,某“千亿元房企”的现金短债比为1.46倍,若扣除受到限制的现金规模后,该数值则为0.87倍。而这一现象并非个例。

另以阳光城为例,在今年2月17日晚间公告境外债1.7亿元利息支付违约后,公司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的货币资金271.80亿元,但截至2021年12月末,在手货币资金较年初大幅下降,致使实操中可灵活动用资金占账面资金比例不足1%,回笼至集团层面难度极大,可自由动用货币资金基本枯竭。

此外,从少数公布扣除受到限制现金规模后的房企来看,融信中国等多家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均小于1倍。

偿债压力未减

回笼现金仍是第一要务

世联研究的研报显示,从境内外债合计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偿债高峰期在2021年,到期金额超1.22万亿元。2022年到期额略有下行,但依然高达9291亿元。

“当企业触碰到‘橙档’‘红档’,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的信号就已浮出水面。”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由于前期扩张规模较大且速度较为急促,借债规模不断积累,为后续经营埋下一定隐患;二是企业发展战略较偏离于市场发展定位,加之外界环境变动,产品去化受阻,资金回流规模下滑,进而导致可用资金对债务的覆盖力度减弱。

“去年下半年销售市场疲软,为保证项目顺利交付,保障购房者利益,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加强,房企可用资金减少。”刘水补充道,同时,去年下半年再融资渠道大幅收窄,房企需要动用自有资金偿还到期债务,进一步挤压可动用资金空间,弱化现金保障能力。

刘水进一步表示,对于面临流动性风险的企业,应抓住以下窗口期:一是并购融资窗口期,主动盘点整合资产,积极与拥有并购资金额度的企业对接,通过处置资产降低债务规模、回笼部分资金;二是销售窗口期,当前多个城市出台销售利好政策,房企应抓住机会加大销售力度,通过销售回款补充资金。此外,债务承压较高的房企也要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展现偿债诚意,争取延长债务期限,为扩充资金回旋余地。

可以预见,2022年地产马拉松一点都不轻松,如果想坚持跑完,对过去的反思和检讨必不可少,但对未来的信心和毅力亦同样珍贵,毕竟存量市场仍有更多商业模式可探索。(证券日报) 【编辑:蒋妍】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56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