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千万罚单旨在根治支付乱象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2-16 15:50:32 0 机构 罚单 风险

支付行业年内首张千万元级罚单落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因4项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1004万元。

近年来,支付行业罚单数量增多、大额罚单频现,透露出金融监管部门根治支付行业乱象的决心。今年以来,已经有近10家支付机构收到罚单,罚单总额超过4000万元。2021年,支付业50余张罚单中,千万元级别的就有4张。2020年支付行业同样是大额罚单频出,合计罚没金额超过4亿元。无论是处罚的频率还是力度,均显示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对支付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监管高压态势。

近年来,支付行业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顺应消费转型升级趋势,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支付机构合规意识薄弱,偏离了提供支付服务的本源,更有部分机构为灰色交易提供支付手段,甚至沦为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道。风险苗头相继暴露,亟须从严监管,引导支付机构回归本源。正因如此,近几年,针对支付行业的违规处罚增多。尤其是反洗钱成为当前支付机构被处罚较为集中的领域。以处罚信息公布较为密集的2021年7月为例,超过10家支付机构被处罚,合计罚没金额超4000万元。从处罚的原因来看,反洗钱成为“重灾区”。接下来,反洗钱仍将是监管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严监管的态势之下,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应在业务开展、产品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找准平衡点。随着数字支付创新发展,支付风险的传播更快、影响更广、防控更难。但是,仍有部分机构对相关风险的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对风险防控的紧迫性、艰巨性估计不够,对风控体系建设缺乏投入、行动迟缓。当前,需要认识到,严监管是为支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护航,将有助于整个行业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因此,支付机构须坚守合规经营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到支付的全链条、全过程。

针对风险点集中的反洗钱领域,支付机构尤其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控力度,强化对自身支付通道的管理,清理账户、客户、清结算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点。还可通过增强反洗钱系统的设计及甄别能力,升级技术手段,增加客户信息识别的有效办法等手段,强化自身反洗钱能力。此外,支付机构还应加快转型,调整对旧有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更多在自身技术上深挖潜力。通过提升服务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能力,通过支付与技术的融合培育起参与市场发展和竞争的新优势,共同助推整个支付行业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果静) 【编辑:张旭】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20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