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中国—东盟合作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2-14 19:48:35 0 东盟 通道 西部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中国—东盟合作

“在维护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西部地区腹地,一条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大动脉——西部陆海新通道,正涌动着强劲的活力。借助这条通道,东盟国家的水果、大米、生鲜等能迅速摆上中国超市货架,中国西部地区生产的汽车、零配件等产品也能第一时间进入东南亚市场。通达八方,货畅其流。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仅是物流通道,更是推动中国—东盟贸易往来的经济走廊。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

“有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轮从文莱的港口出发,经停新加坡,再从新加坡一路到广西钦州港。在这里换乘铁路去往云南、四川、重庆就很方便了。”经营一家贸易公司的文莱商人郑作亮把文莱的虾片、咖啡等产品引进中国市场,同时把中国的沃柑等产品推向东盟市场,“走这条通道,物流费用很优惠,耗时也短,成本大大降低。”

以重庆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青海等西部省份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通达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这,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这条通道的建设拉近了中国西部与东盟的地理距离,也拉近了双方的贸易距离,它是物流的通道、贸易的通道,也是发展的通道。

2017年4月,广西成功开行钦州港—重庆测试班列;9月,重庆开通至钦州港的铁海联运常态化班列。双向班列的成功开行,拉动了南向通道高速发展的引擎。

2018年11月,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从每周一班到每周三班,再到“天天班”,铁海联运班列频次不断加密,成为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2019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全面融入合作共建格局。

2021年9月,《“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此有了“施工图”。

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实体,西部陆海新通道见证了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不断加速。截至2021年12月初,铁海联运班列已通达东盟8个国家的42个港口。仅2020年,中越跨境班列就同比增长23.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表示,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的贸易往来过去主要依赖中国东部的港口进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既缩短了贸易距离,也降低了贸易成本,有助于加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物流联系。

中国西部加快走向开放前沿

“从中国重庆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通过传统江海联运模式需要30多天,而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物流时间控制在20天以内,这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为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兴燕说。

2019年11月,东盟冷链(重庆)分拨中心在江津综合保税区成立。位于保税区的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向感叹:“搭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冷链‘顺风车’,成本低了近三成,从东南亚采购的水果越来越新鲜。”

有了这条大通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东盟投资兴业。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重新布局物流模式,主攻东南亚市场,现在每月出口价值400余万美元的机械产品;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设厂;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赴泰国布局国际供应链……

据重庆市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主任巴川江介绍,截至2021年10月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共运输82848标箱,占整个通道运输总量的32.8%,占外贸箱量的69%;运输总货值256.4亿元人民币,占通道运输总货值的58.4%,占总外贸货值的80.4%。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带动下,重庆与东盟的贸易增速明显,东盟目前稳居重庆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地位。

数据显示,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四大主要外贸聚集地,对东盟的贸易额从2017年的4433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0年的626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2021年前8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对东盟进出口8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拉动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4个百分点。数据增长的背后,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带动形成的巨大市场。

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新机制、新举措不断出台落地。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综合协调通道的规划发展和区域合作;成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开展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建立“一次委托”“一次保险”“一单到底”“一次结算”的全程服务模式;上线中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运行一年为物流企业融资支付超过10亿美元……一项项创新措施,正在进一步助力中国西部加速走向开放前沿。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日益增强

新加坡太平船务有限公司(简称太平船务)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2018年底,太平船务开辟了两条从广西钦州到东南亚国家的航线,此后不断升级优化,目前稳定经营着“钦州—新加坡—泰国—柬埔寨—钦州”以及“钦州—新加坡—越南—钦州”航线。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中国—东盟贸易的集聚态势在这两条航线上得以显现。

“每年的水果收获季,东南亚的榴莲、椰青、芒果、香蕉等水果都会搭乘太平船务的船舶运抵钦州,再分发到中国各地。”太平船务执行主席张松声说:“生鲜货品对运输速度要求非常高,在没有直达航线之前,运输效率无法保障。”

“同时,中国西南地区生产的工业原料、化肥、矿产品等也沿着这条通道来到东南亚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汽配、太阳能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张松声透露,近年来,太平船务在广西的货运量迅速增长。

“四通八达的多式联运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西部陆海新通道在维护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张松声看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的不仅是运输网络,还有东盟—中国经贸合作,以及双方的人文交流。

越来越多的东南亚企业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看到了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随着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郑作亮计划把老挝的产品也带到中国。同时,他还在研究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让更多东盟的产品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洲。“路打通了,意味着有更多的商机。”他说。

2021年5月,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国家,与中国西部地区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联合发布“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重庆)倡议”,将在多个方面促进国际合作,进一步突出陆海新通道的互联互通效应。

李明江认为,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与中国联系紧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助于双方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刘 慧 蒋云龙 常碧罗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17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