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以“三治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河津遵循乡村实际推进有效治理

网络编辑 运城 2021-09-22 10:18:08 0 乡村 该市 河津市

张建强 吴晓征

近日,在河津市柴家镇吴村巷道提升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主巷道进行水泥路面浇筑。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水平,该村对大小巷道进行提升改造,工程从8月中旬开始,分别铺设主巷道7000余米,支巷道14000余米。

近年来,河津市把乡村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坚持党建统领,协商共治,法律服务,道德激励,将“三治融合”工作辐射到基层治理的各个角落,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先后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1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村1个,全省标杆党支部1个,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31个,市级以上文明乡村18个。

坚持党建统领

打造基层组织新标杆

阳村街道三迁村退役军人、党支部书记许冬晓创办互联网公司,安排本村30余名青年就业,牵头成立“菜宝宝”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将当地传统小菜产业做强做大;樊村镇魏家院村返乡创业青年魏超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引进荷兰石榴进行推广,现已发展400余亩;清涧街道何家庄村实行整体搬迁,村“两委”协调各部门为搬迁工作出人出力,使得村集体经济步步向好。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河津市委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积极发现培养有能力、敢担当、作风实、品德高的农村党员队伍和致富带头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该市大胆起用了一批复转军人、返乡创业青年担任农村主干,下派32名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力推行“三基”建设“三四”机制,抓好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推进“两评一考”,开展“万人计划”,强化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面擦亮“富民强村”“幸福家园”党建品牌,更好地实现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此外,在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河津又推出了“三项承诺”制度。推行“先定事后选人”选举模式,积极推广“先晒业绩、后绘蓝图、再选班子”的经验,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从“选什么人当官”引导到“选什么人干事”上来,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全面实行候(竞)选人竞职、创业、辞职“三项承诺”制度,承诺内容经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核后公示。

工作中,该市坚持“三步四抓”的工作方法,健全完善“一核两委一会”村级自治模式,全面落实“六议两公开”,以自上而下带动和自下而上推动“双向构建”为基础,建立“村民说事”平台,探索“小组自治”“楼宇自治”等微自治形式,让群众自己“主事、议事、办事、评事”,形成管理、决策、治理、评议的全闭环。同时探索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清单之外再无权力”,使村干部做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

目前,全市125个行政村对村级重大事务及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严格按照“动议”,即支部、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对村中大事、要事的安排部署,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工作程序,实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健全法治网络

提升乡村治理硬实力

河津司法部门探索建立“以村级平台为前沿哨所、乡镇平台为主阵地、市级平台为中心枢纽”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从“四前”环节入手,即宣传走在工作前、排查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广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和“三官一律”(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进村活动,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公安部门把农村法治建设与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作为稳定基层政权、护航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河津市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多次带领包村民警入村宣传,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先后收集有价值的举报涉黑涉恶线索12条,打击了10个黑恶势力团伙,为乡村治理和稳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护航作用。

僧楼镇北方平村将德高望重的乡贤吸纳到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充分发挥熟人社会的“情治”作用,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纠纷36件,形成调解卷宗,双方先“签字画押”,再“握手言和”,颇具仪式感的流程走完后,涉事群众往往“一笑泯恩仇”。

小梁乡南梁村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项目过程中,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讲政策、算成本、谈好处,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筹资筹劳,3公里长的支管网仅20天就建成投用。

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创新普法依法治理提档升级工程,引导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更多的“法律明白人”。

近年来,河津市深入开展法治进农村工作,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关心的扫黑禁毒、精准扶贫、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和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调解七进、服务三零”专项活动,印制宣传海报,努力营造“有纠纷找调解员”的浓厚氛围;利用“艺相约”主题文艺巡演活动开展普法宣传。

推行德治激励

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

南桑峪村以“三馆一堂一台”为载体,构筑村民精神家园,进一步培养村民“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崇高品德,通过教育村民留住乡愁、知耻明礼、乐善好施等措施,引导村民奋发向上、积极有为;张家堡敬老孝老志愿者队,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载体,开展节日慰问、理发、上门打扫等志愿服务,引导村民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2019年以来,该市共有8人被评为山西孝老模范,有6人上了省市好人榜。

据悉,该市大力实施道德建设、移风易俗、乡村文化建设,全面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提升文明素质,利用道德约束,助推乡村自治工作。在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中,该市共有41个村19572户参与了创评活动,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399户,四星级文明户7059户,在辖区营造了人人争当文明户,家家都有好家风的浓厚氛围。通过编辑优秀家风家训集,打造乡风文明文化墙,建设乡村文化记忆馆(村史馆)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正确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正能量,激励广大农民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

该市构建覆盖全市各村的乡村志愿者服务体系,从组织上进行规范引导,从制度上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从活动项目发布上突出农村实际,让志愿者活动有组织、服务有平台、活动接地气。该市围绕乡村治理,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耿小二”服务,将“放管服”改革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健全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为延伸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等于一体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加快实现“智慧治理”。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yuncheng/15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jack@shanxida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