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走进县城看发展】吉县:科技赋能 苹果飘香 产业兴旺

网络编辑 临汾 2022-08-26 14:01:47 0 吉县 苹果 果园

黄河岸边,人祖山下,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邑新城——山西吉县。这里,黄色瀑布蜚声世界,绿色生态享誉全国,红色苹果畅销海内外。如今,这“三色品牌”已成为吉县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靓丽名片。

满园秋色关不住,更有果香扑鼻来。初秋时节,早熟的苹果开始采摘,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涌入吉县,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的脸上。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围绕苹果主导产业,坚持走“特”“优”路线,持续推进吉县苹果全产业链发展,让苹果成为百姓的幸福果、致富果。


立足优势推进园区化建设

吉县有海拔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光照足、无污染、无霜期长、土层深厚等得天独厚的苹果种植自然条件,是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评定的“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目前,吉县种植苹果28万亩,农民人均3亩以上,几乎家家有果树、户户有果园。

立足“优生区”区位优势,吉县以苹果生产托管孵化园建设为抓手,促进苹果产业园区化和标准化生产,有效解决制约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的生产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蹚出一条有效途径,奠定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县捷报频传。先后荣获省级果品产业集群优势区,全县柏山寺乡、壶口镇、吉昌镇、车城乡、文城乡、中垛乡、屯里镇7个乡镇的特优苹果种植基地全部入选省级特优原料基地,一批加工企业荣获省级“示范加工园区”等荣誉。

2022年3月10日,吉县举办了苹果生产托管孵化园启动仪式,加大了园区化建设步伐。

5月,经省政府批准,省级开发区吉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设立,总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涉及6个乡镇、22个行政村。示范区由“一核四园”组成,定位为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试验区。

吉县果业服务中心主任党建明介绍,吉县扎实推进苹果生产基础建设,重点推进吉县苹果孵化园工程建设,生产托管孵化园覆盖全县7个乡镇。为实现技术规程统一、物资采供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包装宣传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有效解决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生产瓶颈问题总结经验,发挥托管孵化园示范带动作用,为吉县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奠定基础。


苹果托管助推标准化生产

“苹果托管后实施了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苹果品质,增加了苹果收入。”提到苹果托管,柏山寺乡西石泉村果农袁建明高兴地说。

袁建明种有20亩果园,为了减轻负担,他把20亩果园的除草、施肥、打药等环节交给吉县安果途远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闲暇时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近年来,吉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园签约,实行“家政式”苹果生产托管。由企业、合作社等组织专业服务队对托管果园进行植保、修剪、施肥、割草等生产作业,为果农提供专业服务、节省投入成本,促进果农增收。

为了推动吉县苹果的标准化发展,吉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吉县果树生长的地域条件和果树管护的复杂性,制定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聚焦苹果主导产业,通过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着力解决小农户缺技术、缺资金、缺渠道的生产难题。经过认真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五方联手建体系、目标管理下订单、六统六降优服务、全程参与强监督”的苹果生产托管模式。

五方联手建体系,就是建立“龙头公司牵头主导、政府部门监督指导、乡村基层组织协调推动、金融保险机构保障支持、果农积极参与”的生产托管工作体系;目标管理下订单,即将苹果生产管理细分工序,并按照关键工序、次关键工序和一般工序三个等级进行划分;六统六降优服务,就是统一技术标准,有效降低技术误差,提高果品品质。统一物资供应,降低农资成本。统一劳动作业,降低农户劳动强度。统一信息服务,降低果品质量信息追溯成本。统一资金服务,降低违约风险。统一果品销售,降低农户推销成本;全程参与强监督,专门成立了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领导组办公室,对项目实施主体的项目内容开展情况、实施效果、验收情况、资金兑付等进行检查,开展绩效考核,并根据项目实际实施情况,给予总体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和项目实施主体确定的重要依据。

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介绍,今年吉县选定了22家合作社作为苹果生产托管实施主体,每个合作社托管500余亩,全县托管果园面积1万余亩,涉及7个乡镇600余户,为全县苹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示范和样板,大大加快了吉县苹果提质增效步伐,实现了政府、企业、果农多方受益。


绿色为基打造有机化品牌

秋日的早晨,行走在群山环绕的祖庄果园里,植被丰茂,空气清新。漫步其中,蜂飞蝶舞,花香扑鼻,禽鸟鸣声上下,群鹅觅食其间,牛羊悠闲吃草,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祖庄果园位于文城乡大圪塔村,共1059亩,地处海拔1200米的黄土高原上,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017年,杨朝辉和他的团队积极探索苹果有机旱作生产,打造出临汾市第一个生态智慧果园,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全市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吉县样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农场。

祖庄果园设计了中间低两边高、便于雨水收集的路面,并在拐弯或坡路较长的路段修建了旱水池、软体水窖等路面集雨蓄水设施,成功解决了苹果有机旱作的缺水难题。通过坡改梯田、修筑地埂、深翻改土、中耕通气、种植绿肥、测土配肥等措施,把一片荒废的闲置土地,打造成了春来百花开、夏至绿满山、秋到果香飘、冬临雪纷飞的“世外桃源”。

在祖庄果园,蓄水池、地块、有机肥堆沤处、气象和病虫害监测点均安装了信息采集传感器,这些数据实时自动传入信息采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制定精准的生产计划,及时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同时,准确地把生产记录传入吉县“苹果云”信息化大数据平台,保证苹果优质、稳产、丰产,实现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打造循环经济,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祖庄果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随处可见。果园田间地头种植了各种作物,作为野生动物的隔离带和寄生带。格桑花趋避黏虫还美化环境;油菜吸引瓢虫、抑制蚜虫,减少了果树危害;除草机将间作的黑豆青苗粉碎还田,为土壤提供了天然有机肥料……

2020年,祖庄果园凭借“农地质量环境提升、农水集约增效利用、新品种新产品引进适用、农机农艺融合配套、绿色低碳种养循环、生态有机智慧科技”等技术集成,荣获山西省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同年,被环境保护部评为国家第一批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杨朝辉表示,下一步将在“生态智慧果园”的基础上,打造集苹果有机旱作研学、黄土高原文化产品创作、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自然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新业态,全面构建苹果产业化全要素服务链、供应链、利益链,孵化中国苹果有机旱作的“吉县样本”。


多链齐抓加快产业化步伐

日前,位于吉县屯里镇太度村吉县产业集聚区内的山西吉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机械车辆来往不断,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山西吉美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宏勇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食品加工企业,将依托当地的苹果、蔬菜等产业,生产苹果脆片、脱水蔬菜等产品。

太度村是吉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这里以“山上苹果、川地蔬菜”为布局,引进玉露香梨、特色养殖、农光互补等项目,夯实了一产发展基础。引进了新吉县金智农业光伏有限公司等企业落地建设,以二产调整经济结构。依托毗邻人祖山景区的优势及苹果生产和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包含特色小吃、土特产、趣味活动、民俗体验等内容的“如意太度村”,并建成芃篱人家特色民宿院落33座,带动了本村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踏雪。一年四季风光不同,春夏秋冬景色醉人。这是游客眼中的柏山寺乡特优苹果种植基地——西岭千亩果园,是吉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之一。

柏山寺乡党委书记葛吉平介绍,西岭千亩果园不光是优质苹果种植基地,是柏山寺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观光园区,还是吉县县委、县政府承办“果花映秀,探春吉州”苹果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这里建设有文化广场、果树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西岭观礼台、有机苹果示范基地、休闲小树林、抗战遗址等旅游资源,文旅融合在这里具有天然优势。

近年来,吉县不断加大苹果系列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了苹果花茶、苹果脆片、苹果汁小馒头、苹果酒、苹果醋系列产品,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之势。苹果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国内一线城市果品市场,并出口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外高端市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兴则乡村活。吉县县委、县政府依托苹果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动苹果种植、加工、物流、销售、文旅、康养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科技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果树成排成行,错落有致,苹果香气诱人、挂满枝头……在永固乡永固村的吉县苹果试验示范站永固基地,科技引领下的果园焕发着勃勃生机。

“今年苹果长势不错,收获后我们将进行分析研判,以科技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全县乡村振兴。”吉县苹果试验示范站站长葛成稳介绍。

永固基地始建于2020年4月,总面积160亩,其中苹果矮化密植标准示范园120亩、乔化稀植标准示范园40亩,共有瑞阳、瑞雪、爱妃、富士优系、鲁丽等11个品种。该基地隶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吉县人民政府院县共建吉县苹果试验示范站,由吉县果业服务中心具体运营管理,特聘魏钦平教授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形成了一个集品种实验、技术示范、智慧果业平台建设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也是吉县苹果矮化密植标杆示范园。

基地园貌整洁,鸟语花香,园中栽植授粉树鸡心海棠2000株,建设优新品种试栽及砧穗组合试验基地20亩,推行“行内铺设防草布、行间种植油菜”有机旱作栽培模式。这里建设有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智慧果业系统,包括支架扶持系统、全自动防雹网系统、水肥药一体系统、大数据监测系统、虫害物理捕杀系统、安全防护隔离系统等。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基地可视化监控、大数据信息收集等多项前沿科技。平台通过云计算智能分析、远程专家会诊等手段,可以实现科学指导病虫害防御、智能水肥一体操作、自然灾害防控、农特产品追溯等功能,基地引领全县苹果产业逐步实现智能化、现代化,为全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蹚出了新路径。


如今,吉县充分发挥“吉祥吉县 吉地吉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拓展苹果精深加工,开发出果汁、果醋、果酒、果干、苹果花茶等系列产品,形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渠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让苹果产业真正成为全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富民产业。(郑红卫 张春茂 吉县融媒体供图)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infen/33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